努力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
仁义镇党委书记 李书均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,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”。我们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,既追求物质富裕,又追求精神富裕,而精神生活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、创造物质富裕的关键所在。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,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,需要高度重视、扎实推进。
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”。“忠孝节义”的家国情怀,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不衰的强大精神支柱,是中华儿女勠力同心、共建美好家园的血脉基因。
自古以来,中华先贤就提出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的志向追求,激励着中华儿女将个人命运、家庭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,自觉修德笃行,克忠克孝,先国后家,舍小家为大家。更有无数仁人志士,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责任担当,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民族气节,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以避之”的赤胆忠心,“杀身取义、舍身成仁”的牺牲精神,矢志不渝,精忠报国,谱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史、新中国发展史。
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我们国家跨过千载倥偬辉煌,百年沧桑巨变后,沉淀在每个中国人身上浓烈的精神底色,成为中国人富足的精神力量。“有了强的国,才有富的家”,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,还面对国内国际诸多困难挑战,要加强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引导全体中华儿女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的伟大梦想之中,紧密团结,和衷共济,筑牢屹立不倒的精神丰碑。
仁爱和诚信,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,是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精神气质。
中国人主张仁者爱人,提出“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利物”,在道德修养、为人处世、治国安邦中无不体现包容、友善、尊重、关怀和帮助精神。对世间万物也是关心爱护,信奉万物本是一体,倡导和谐共处,环境友好,和合共生。“仁以接事,信以守之”,中国人重信守诺,做到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。尊崇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,认为“人无信不立、业无信不兴、国无信则衰”。诚信是做人之本,一言九鼎、一诺千金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道德自觉。
新时代,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,锤炼“仁爱诚信”的道德修养,要引导讲仁爱、重民本、守诚信等核心价值理念,使之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树立东方君子、仁智大国的鲜明形象。要把以人为本,人民至上放在首要位置,以上率下,以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和实际行动,凝聚人心,集聚民智,汇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。
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艰苦奋斗,百折不挠,是中国人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坚贞志气和坚韧力量。
中华儿女有着坚定不移、坚强不屈的拼劲和韧劲。“咬得菜根,百事可做”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攀登”,深沉厚重的艰苦奋斗精神引领着人们拼搏向上,永不懈怠。“精卫填海”“愚公移山”“卧薪尝胆”等历史故事无不展现着中国人积极进取,敢拼敢赢,不惧艰险的奋斗力量。正是这种精神力量,让中华民族能够在筚路蓝缕中以启山林,在艰难险阻中开辟道路,在各种斗争中赢得胜利。
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,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。实现共同富裕,是新时代的长征路,“道阻且长”,更需要全国人民努力奋斗。特别要强化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,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、工匠精神,鼓励在科学、技术领域埋头钻研,追求卓越。要砥砺奋进,善思善为,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创造更多物质财富,打牢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。要奖勤罚懒,褒勤贬懒,让勤劳做事者有荣光,避免等靠要、躺平等问题,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胜利篇章。
“大道之行,天下为公”,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梦想,自古以来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,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无限憧憬与向往。
中国人具有崇高的价值取向和天下情怀,以天下为己任,致力于建设和平美好的大同社会。赞美大公无私、公而忘私、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;向往“甘其食、美其服、安其居、乐其俗”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的理想社会;追求“万物并肩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”,讲信修睦、亲善友邻的对外关系;持守“协和万邦”“和合共生”的和平理念。这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精神文化传承。
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,就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,为民族谋复兴,为世界谋大同,这是中国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,要延续“天下为公行大道”的精神,胸怀天下、笃行担当,努力实现中国梦,同世界一切进步力量一道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维护安全、和平、美丽的世界格局。
“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”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、民族的灵魂,是人们的精神家园,更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。
我们有着光辉灿烂、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,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。我们有着激昂澎湃的革命文化,彰显着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价值追求、精神品格。我们有着广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,形成的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的,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,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。
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,要坚持文化自信,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文化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坚守自身文化发展方向,让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绵亘不绝。要坚持海纳百川,激浊扬清,吐故纳新,坚持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更好构筑中国精神、中国力量,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,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。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。